【编者按】近日,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发布《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为了让读者充分了解白皮书,我们分7个章节对白皮书进行解读。

《2024年常州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2024年,常州市通过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专利奖评选三大举措,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向纵深发展,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智力支撑”。

完善管理体系,从“有形覆盖”到“高质深耕”

为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常州市知识产权局以《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为指引,全面推进贯标工作。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共有241家企业完成贯标备案,其中39家企业在省级贯标绩效评价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考核;188家企业成功通过第三方机构认证或再认证。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118家重点单位启动第二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试点,标志着常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正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进阶,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实施战略推进,培育高价值专利 “新引擎”

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上,常州市精准发力,多点布局。市知识产权局立项实施5项市级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和3项市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项目,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培育核心领先技术。积极对接省级资源,新北区的西夏墅刀具项目获批省区域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格力博、龙城精锻入选省工业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中创新航、天地自动化成功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同时,全市大力推动重点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和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工作,全年新增专利产品备案1013件,获批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65项,数量达2023年的2.7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了丰厚的“专利资源”,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强劲“引擎”。

表彰优秀成果,激发创新创造 “新动能”

专利评奖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抓手。在第七届常州市专利评奖中,一批优秀专利成果脱颖而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梯度掺杂的无钴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等5项专利荣获金奖;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的“单级式隔离型双向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等10项专利获得优秀奖;武德珍等4位发明人荣获优秀发明人称号。在国家级奖项上,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一种双辐照计推测直射辐照比例的方法”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银奖,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等11项成果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常州企业在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实力,更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激励机制,点燃了企业创新创造的热情,释放出强大的创新“新动能”。

据介绍,常州市将持续深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管理覆盖面;稳步推进省市级战略项目落地见效,提升高价值专利培育水平;不断优化奖补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通过“贯标 — 战略 — 评奖”三位一体的协同推进,助力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高地,为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张本甫 徐瑞)